时间,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!人生百年,不过是,88万小时!

我一直都告诫自己:感谢过去的经历,对未来充满希望!

阿德勒,奥地利人,个体心理学家。这本书中的观点,也学会对我们每个人多少产生点启发,毕竟,你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。

1,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世界,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。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,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。

2, 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,常年在18°左右。这是一个客观数字,无论谁测,都一样!但是,夏天喝到的井水感觉凉爽,而冬天饮用时就感觉温润。温度恒定在18°,但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。对于那时的“你”来说,井水的冷暖是不容否定的事实。所谓住在主观的世界中就是这个道理。如何看待这一主观,就是全部,并且,我门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。

3, 原因论&目的论~先有了目的,然后根据这个目的,制造各种情绪(从而让事情变得合情合理)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,“目的论”。

4,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,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——所谓的心理创伤——而痛苦,事实上,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
5,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。为了大发雷霆,而制造怒气。

6,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,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。你的步行街是你自己的选择

7, 行为之恶的的确有很多。但,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,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,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的“相应理由”。假设有人因为金钱纠纷而杀了人,即使如此,对其本人来说,也是有“相应理由”的行为,换句话说,就是“善”的行动。当然,这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善,而是指“利己”这一意义上的善。在希腊语中,“善”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,仅仅有“有好处”这一层含义;另一方面,“恶”这一词语也有“无好处”的意义。这个世界充斥这违法或者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。但是,纯粹意义上都要做“恶=没好处的事”的人,根本没有。

8,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着,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,才能成为“个人”。

9,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,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。

10, 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,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……。但是,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,而是,你先有“要讨厌A”这个目的,之后才找出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。

11,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,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。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。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:“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,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?”

12,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于对别人的的课题妄加干涉,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。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,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。……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,只需要考虑一下“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?”

13,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“回报思想”存在,那就会产生“以为我为你做了这些,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汇报”这种想法,当然,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。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,也不可以受其束缚。

对认可的追求,扼杀了自由~认可欲(认同感)

14,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,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,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。如果在我面前有“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”和“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”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,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,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,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。也就是想要自己有地生活。

15,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,只有“用糖还是用鞭子”的区别,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。

16,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,我们通过劳动实现他者价值,参与共同体,体会“我对他人有用”,进而获得自己存在价值。~归属感。

17, 工作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。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。

18, 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。(最重要的人是眼前的人,最重要的时间是,此时此刻)

19, 世界很简单,人生也一样!

本文纯属笔记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 QQ:326916215


程序猿一枚